网站首页
家常菜做法
家常菜功效
家常菜营养
家常菜吃法
家常菜禁忌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
人群养生
男性养生
女性养生
老人养生
儿童养生
食物养生
食物功效
食物营养
食物吃法
食物禁忌
中药材养生
中药材功效
中药材营养
中药材吃法
中药材禁忌
食材百科
食材百科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首页
>
中药材养生
>
中药材功效
生黄芪和炙黄芪的区别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6-05 18:23:30 来源:2025-06-05 18:23:30
小
中
大
字号:
生黄芪和炙黄芪的区别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生黄芪和炙黄芪具有很多与营养价值与功效作用,然而针对不同的人群,只有科学正确的食用方法与用量才能达到更好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作用。同时生黄芪和炙黄芪的禁忌人群、副作用禁忌等注意事项方面也需要引起重视。接下来康民网为您详细介绍生黄芪和炙黄芪的营养价值、功效作用,正确食用方法与用量,适宜人群、禁忌人群、副作用禁忌与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
LKi康民网
一、生黄芪和炙黄芪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作用是什么:
LKi康民网
(一)营养价值
LKi康民网
1、生黄芪: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皂甙、黄酮、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其中,黄芪多糖、皂甙、黄酮是发挥多种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
LKi康民网
2、炙黄芪:含大豆皂苷 Ⅰ 甲酯、芒柄花苷、黄芪皂苷 Ⅰ、异黄芪皂苷 Ⅰ、黄芪皂苷 Ⅱ、β - 谷甾醇、β - 胡萝卜苷、黄芪皂苷 Ⅲ、异黄芪皂苷 Ⅱ 等成分。其总黄酮和总皂甙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LKi康民网
(二)功效作用
LKi康民网
生黄芪
LKi康民网
1、固表止汗:可用于治疗体弱卫虚表不固所致的自汗,也可用于阴虚盗汗,常与不同药物配伍以增强止汗作用。
LKi康民网
2、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虚失运、水湿停聚导致的肢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对慢性肾炎有良好疗效。
LKi康民网
3、托毒生肌:有 “疮家圣药” 之称,常用于气血不足的疮疡,可帮助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收口的疮疡愈合。
LKi康民网
4、补气升阳:主入脾、肺二经,可治疗肺脾气虚引起的多种症状,如食少便溏、咳嗽气促、倦怠乏力,以及气不摄血导致的各种出血及崩漏,中气下陷引起的脱肛、子宫下垂等。还能治疗气血虚弱导致的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
LKi康民网
5、其他作用:能明显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能力,促进病毒诱生干扰素;对血压有正负双向调节作用;其皂苷可抗血栓形成;对血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还能促进机体代谢等。
LKi康民网
炙黄芪
LKi康民网
1、益气补中:主要功效为益气补中,可治疗精髓不足、气血亏虚,常与鸡血藤、熟地黄、杭白芍等药物配伍。
LKi康民网
2、行血通痹:能行血通痹,用于治疗外受风邪、营卫失和所致的痹症、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等。
LKi康民网
3、壮脾胃:可以温三焦、壮脾胃,改善泄泻、便溏、食欲不振等消化道不适症状。
LKi康民网
4、其他作用:能增强免疫力,所含的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可提高机体抵抗力;有补气养血作用,可改善气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苍白、乏力等;能调节血糖,辅助治疗糖尿病;可保护心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有抗衰老作用,其抗氧化物质可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此外,还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可能有助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LKi康民网
LKi康民网
二、生黄芪和炙黄芪的正确食用方法怎么吃好:
LKi康民网
1、煎服:这是较为常见且效果较好的方法。一般取生黄芪或炙黄芪 9 - 30 克(具体用量需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煎煮 20 - 30 分钟。若为复方煎剂,需按照药物的性质和医嘱确定煎煮时间和顺序。例如,生黄芪常与防风、白术配伍用于固表止汗,炙黄芪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补中益气。煎好后,将药液倒出,分 1 - 3 次服用。
LKi康民网
2、泡茶:适合日常保健。取生黄芪或炙黄芪 5 - 15 克,切成薄片或直接使用饮片,用沸水冲泡,闷泡 10 - 20 分钟后饮用,可以反复冲泡。如生黄芪可单独泡水,用于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炙黄芪可与枸杞一起泡水,适合气血虚弱者。
LKi康民网
3、煮粥:能将药物的功效与米粥的滋养作用相结合。先取生黄芪或炙黄芪 15 - 30 克,煎取药汁,然后加入 100 克左右的大米或其他谷物一起煮粥。例如,用生黄芪与大米煮粥,可用于治疗气虚水肿;用炙黄芪与小米、红枣煮粥,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
LKi康民网
4、煲汤:在炖鸡、炖排骨、炖鸭等汤品中加入适量生黄芪或炙黄芪。一般每 500 克食材可搭配 10 - 20 克黄芪。比如,用生黄芪煲鸡汤,可加入山药、茯苓等食材,有助于补气健脾、利水消肿;用炙黄芪煲排骨,可加入当归、熟地等,能起到气血双补的作用。
LKi康民网
5、入丸、散剂:将生黄芪或炙黄芪干燥后研磨成细粉,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制成丸剂或散剂服用。一般每次服用 3 - 6 克,用温水送服。这种方式便于携带和长期服用,适合慢性病症的调理。
LKi康民网
三、生黄芪和炙黄芪适宜人群有哪些:
LKi康民网
生黄芪
LKi康民网
1、气虚体质者:常表现为容易疲劳、气短懒言、自汗等,生黄芪能补气升阳,缓解这些症状。
LKi康民网
2、免疫力低下者:像经常感冒、容易生病的人,生黄芪可增强免疫力,帮助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LKi康民网
3、表虚自汗者:清醒状态下,因体内气血不足致津液外泄、大量出汗的人群,生黄芪固表止汗的作用可对其进行调理。
LKi康民网
4、中气下陷者:适用于中气下陷导致的脱肛、子宫下垂等内脏下垂诸病。
LKi康民网
5、气虚水肿者:对于脾虚失运、水湿停聚所致的肢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如生黄芪与防风、白术等同用,可治疗慢性肾炎水肿。
LKi康民网
6、气血虚弱者:气血虚弱致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者,可用生黄芪补气以生血,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症状。
LKi康民网
7、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者:生黄芪具有托毒生肌的功效,可帮助疮疡属气血不足者,促进脓液排出和疮口愈合。
LKi康民网
炙黄芪
LKi康民网
1、脾气虚者:表现为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炙黄芪入脾经,能补益脾气,有效改善脾胃功能,增强消化能力。
LKi康民网
2、中气下陷者:如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病症患者,炙黄芪可升阳举陷,提升下陷的中气,缓解相关症状。
LKi康民网
3、肺气虚者:容易出现咳嗽无力、气短喘促、声低懒言等症状,炙黄芪入肺经,能补肺气,增强肺的功能。
LKi康民网
4、气血两虚者:常表现为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头晕目眩等,炙黄芪通过补气以生血,与补血药物搭配,可增强补血效果,改善气血不足状况。
LKi康民网
5、阳气虚弱者: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等表现的人群,炙黄芪性温,补气之力更强,能益气补中、升阳举陷,改善阳气虚弱症状。
LKi康民网
6、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可帮助缓解疲劳、乏力等症状,增强体力,提高生活质量。
LKi康民网
7、术后恢复期人群:有助于补充气血,促进身体恢复,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修复能力。
LKi康民网
四、生黄芪和炙黄芪哪些人不能吃,副作用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LKi康民网
(一)禁忌人群
LKi康民网
1、实证者: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者不宜服用。如外感风寒表实证,有恶寒无汗、头身疼痛等症状者;或食积不化,有胃腹胀满、大便不爽等症状者。
LKi康民网
2、阴虚阳亢者:表现为头痛目赤、耳鸣口苦、眩晕咽干、烦躁易怒等症状,服用黄芪可能助火升阳,加重病情。
LKi康民网
3、高血压患者:黄芪有一定的升压作用,高血压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尤其是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LKi康民网
4、孕妇:生黄芪可能有兴奋子宫的作用,孕妇使用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且大量长期服用黄芪有壅滞气机之弊,也不利于孕妇胎儿健康。
LKi康民网
5、感冒发热者:黄芪性温,感冒发热期间服用可能会加重热象,使病情加重。
LKi康民网
6、过敏体质者:对黄芪或其成分过敏者使用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
LKi康民网
(二)副作用
LKi康民网
1、上火症状:黄芪性温,过量或长期服用可能导致上火,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牙龈出血、流鼻血等症状。
LKi康民网
2、胃肠不适:可能引起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尤其是脾胃虚弱者更易出现。
LKi康民网
3、影响血压血糖:有研究表明,黄芪可能影响血压和血糖的稳定,与降压药、降糖药等合用时需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变化。
LKi康民网
4、其他:大剂量使用黄芪还可能出现头晕、胸闷、心慌等不适症状。
LKi康民网
(三)禁忌及注意事项
LKi康民网
1、中药配伍禁忌:黄芪恶龟甲、白鲜皮,不宜与藜芦同用。此外,黄芪不宜与降血压药合用,以防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等;不宜与强心苷类药合用,以免增加毒性反应;不宜与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合用,以防增加出血性倾向。
LKi康民网
2、饮食禁忌:服用黄芪及其制剂时,忌同食萝卜、绿豆和强碱性食物,如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芽、海带等,以免影响药效。
LKi康民网
3、用法用量: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调整用量,一般为 9 - 30 克。生黄芪多用于固表止汗、托毒排脓;炙黄芪多用于补脾益气。
LKi康民网
4、特殊人群用药:儿童、老人、哺乳期妇女及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LKi康民网
5、用药监测:使用黄芪期间,需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同时,如需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也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LKi康民网
总结:生黄芪和炙黄芪的区别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以上就是康民网为您关于生黄芪和炙黄芪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作用,正确食用方法与用量,适用人群、禁忌人群、副作用禁忌与注意事项等相关方面知识。
LKi康民网
更多
中医养生、家常菜做法、怎么做菜才好吃
等相关知识尽在康民网。
分享到:
×
人群养生
食物养生
中药材养生
食材百科
儿童喝的鸽子汤怎么炖好吃又简单?
儿童可以吃海参吗?
海葡萄小孩能吃吗?
咖啡小孩子能喝吗?
小孩可以吃燕窝吗?
小孩能吃海参吗?
小孩能吃燕窝吗?
适合小孩吃的牛肉做法怎么做?
中药猪苓的功效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中药枳实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禁忌是什么?
中药柏子仁的功效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炙黄芪的功效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珍珠米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禁忌是什么?
意中颜薏仁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盐车前子的功效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盐巴戟天的功效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推荐阅读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五味子具有很多功效作用与营养价值,然而…
2025-04-11
黄精药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黄精药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黄精药材具有很多功效作用与营养价值…
2025-04-11
丹参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丹参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丹参具有很多功效作用与营养价值,然而只有…
2025-04-11
1
菜谱家常菜100道-800道炒菜大全,800道菜谱名称大全分享!
2
坚果的种类名称大全有哪些?99种坚果名称大全分享!
3
鲍鱼的家常做法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4
可乐鸡翅的制作方法配料配方与步骤?
5
羊肉怎么炖好吃又烂没腥味?
6
甲鱼的正确宰杀方法?
每日精选
中药猪苓的功效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中药猪苓的功效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中药枳实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禁忌是什么?
中药枳实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禁忌是什么?
中药柏子仁的功效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中药柏子仁的功效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炙黄芪的功效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炙黄芪的功效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猜你喜欢
黄精药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丹参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麻豆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精彩图片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黄精药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丹参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