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禁忌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5-18 11:43:15   来源:2025-05-18 11:43:15    
字号:
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禁忌是什么?制附子具有很多与营养价值与功效作用,然而针对不同的人群,只有科学正确的食用方法与用量才能达到更好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作用。同时制附子的禁忌人群、副作用禁忌等注意事项方面也需要引起重视。接下来康民网为您详细介绍制附子的营养价值、功效作用,正确食用方法与用量,适宜人群、禁忌人群、副作用禁忌与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FKg康民网
一、制附子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作用是什么:FKg康民网
(一)制附子的“营养价值”(药用成分)FKg康民网
制附子主要含有多种生物碱,包括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塔拉乌头胺以及棍掌碱氯化物、异飞燕草碱、苯甲酰中乌头碱、新乌宁碱、附子宁碱、北乌头碱、多根乌头碱、去氧乌头碱、附子亭碱等。这些生物碱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同时也是有毒成分,经过炮制后其毒性降低,安全性提高。FKg康民网
(二)制附子的功效作用FKg康民网
1、回阳救逆:制附子药性大辛大热、纯阳燥烈,能峻补元阳、驱散阴寒,可用于治疗元阳虚脱、肤冷脉微等亡阳证,是中医“回阳救逆”的要药,常与干姜、甘草等配伍,如四逆汤。FKg康民网
2、补火助阳:制附子归心、肾、脾经,辛热之性可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散寒,下补肾阳以益火,外可达皮毛除表寒。可用于治疗心阳不足所致的胸痹心痛;脾阳不足引起的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导致的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等多种阳虚病症。FKg康民网
3、散寒止痛:制附子能温通经脉,驱逐经络中的风寒湿邪,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者,尤其对于寒痹痛剧者效果显著,常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如桂枝附子汤。FKg康民网
FKg康民网
二、制附子的正确食用方法怎么吃好:FKg康民网
1、入汤剂:FKg康民网
先煎:制附子一般需要先煎30-60分钟,以降低其毒性。因为制附子中的有毒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在水和加热情况下可水解为毒性较低的单酯型生物碱,继续水解则生成毒性更小的不带酯键的胺醇类生物碱,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FKg康民网
配伍:制附子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具体组方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合用药物情况等制定,存在个体化差异。例如,与干姜、甘草配伍可用于回阳救逆,治疗亡阳证;与党参、白术等配伍可用于温补脾胃,治疗脾胃虚寒证等。FKg康民网
2、剂量:其使用剂量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一般为3-15克。但也有大剂量用至30克以上者,不过这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严格把控,患者不可自行增减剂量。FKg康民网
3、制成丸剂、散剂等:制附子也可制成丸剂、散剂等剂型服用,如桂附地黄丸、益肾灵颗粒、金匮肾气丸、参桂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中都含有制附子,通过与其他药物的合理配伍,发挥相应的治疗作用。但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这些中成药,不能随意用药。FKg康民网
4、泡酒:制附子可以通过泡酒的方式服用,一般是用黄酒或白酒进行浸泡后口服。但制附子泡酒的浓度、用量及适用人群等都需要遵循医生建议,不可私自盲目使用。同时,饮酒本身对身体有一定影响,且酒精可能与药物产生相互作用,所以使用这种方法时需格外谨慎。FKg康民网
三、制附子适宜人群有哪些:FKg康民网
1、亡阳虚脱者:表现为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冷汗不止等,制附子大辛大热,纯阳燥烈,能峻补元阳、驱散阴寒,在极短时间内速补回散失的元阳,挽救厥脱的危重病情,是治疗此类病症的重要药物。FKg康民网
2、心阳不足者:常有心慌、气短、胸部憋闷疼痛等症状,制附子可上助心阳以通脉,改善心阳不足的状况。FKg康民网
3、脾阳虚者:可见胃脘部、腹部怕冷疼痛,大便不成形等症状,制附子能中温脾阳以散寒,缓解脾阳虚引起的不适。FKg康民网
4、肾阳虚者:常见腰膝冷痛、阳痿宫冷、夜尿频多等表现,制附子下补肾阳以益火,有助于改善肾阳虚衰的症状。FKg康民网
5、脾肾阳虚者:可能出现阴寒水肿、小便不通畅等情况,制附子可通过温补脾肾之阳,帮助改善脾肾阳虚所致的水肿等问题。FKg康民网
6、阳虚外感者:即素体阳虚又外感风寒的患者,制附子可助阳解表,帮助患者驱散风寒之邪,同时补充体内阳气。FKg康民网
7、寒湿痹痛者:适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全身骨节剧烈疼痛,尤其是寒痹痛剧者,制附子能温通经脉,驱逐经络中的风寒湿邪,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FKg康民网
四、制附子哪些人不能吃,副作用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哪些:FKg康民网
(一)禁忌人群FKg康民网
1、孕妇:制附子有毒性,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导致流产等不良后果,孕妇禁用。FKg康民网
2、哺乳期女性:药物成分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哺乳期女性不宜使用。FKg康民网
3、过敏体质者:对制附子或其他附子类药物过敏者禁用,使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皮疹,严重时甚至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FKg康民网
4、内热火炽、阴虚火旺者:制附子性大热,此类人群服用会加重体内热邪,导致口干舌燥、失眠多梦、烦躁不安等症状加重。FKg康民网
5、热证患者:如患有胃火亢盛引起的口臭、牙痛、便秘,或肺热咳嗽导致的痰黄、咽喉肿痛等实热证者,服用制附子会使内热更盛,加重病情。FKg康民网
6、部分慢性病患者:脾胃虚弱、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服用后可能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加重;心脏病患者,尤其是本身有心律失常等问题的患者,使用制附子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加重病情;肝肾功能不全者,制附子的有毒成分需经肝肾代谢,使用后易发生蓄积中毒。FKg康民网
7、婴幼儿及老年人:婴幼儿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对药物耐受性差;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减退,使用制附子时需严格控制剂量,非必要情况下应避免使用。FKg康民网
(二)副作用FKg康民网
1、神经系统: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过量或长期使用严重时会导致惊厥、昏迷。FKg康民网
2、心血管系统:可引起心律失常、心悸等,还可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风险更大。FKg康民网
3、消化系统:常见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是由于制附子刺激胃肠道黏膜,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FKg康民网
4、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皮疹,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FKg康民网
5、其他: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性和抗药性,甚至影响生育能力。FKg康民网
(三)禁忌FKg康民网
1、配伍禁忌: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否则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属于中药“十八反”的内容。FKg康民网
2、饮食禁忌:使用制附子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肠胃负担。FKg康民网
(四)注意事项FKg康民网
1、严格遵医嘱用药:制附子的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按照医嘱的剂量和使用方法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FKg康民网
2、注意炮制和煎煮方法:需使用正规炮制的制附子,以降低毒性。入汤剂时通常需先煎30-60分钟,直至口尝无麻感,且煎煮过程中避免加冷水,如需加水应加开水。FKg康民网
3、观察身体反应:用药期间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口唇麻木、恶心呕吐、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FKg康民网
4、告知医生用药史:使用制附子前,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FKg康民网
5、储存方法得当:将制附子储存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防止药物变质。FKg康民网
总结: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禁忌是什么?以上就是康民网为您关于制附子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作用,正确食用方法与用量,适用人群、禁忌人群、副作用禁忌与注意事项等相关方面知识。FKg康民网
更多中医养生、家常菜做法、怎么做菜才好吃等相关知识尽在康民网。
FKg康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