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禁忌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5-02 19:40:09   来源:2025-05-02 19:40:09    
字号: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禁忌是什么?麻黄具有很多与营养价值与功效作用,然而针对不同的人群,只有科学正确的食用方法与用量才能达到更好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作用。同时麻黄的禁忌人群、副作用禁忌等注意事项方面也需要引起重视。接下来康民网为您详细介绍麻黄的营养价值、功效作用,正确食用方法与用量,适宜人群、禁忌人群、副作用禁忌与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8MO康民网
一、麻黄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作用是什么:8MO康民网
1、发汗解表:麻黄能开腠理、透毛窍,有较强的发汗解表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等。如经典方剂麻黄汤,以麻黄为君药,可使风寒之邪从汗而解。8MO康民网
2、宣肺平喘:麻黄辛散苦降,能宣畅肺气以平喘咳,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无论是风寒外束,肺气失宣的实证,还是肺肾两虚,肾不纳气的虚喘,均可配伍使用。如小青龙汤,用于治疗外寒内饮所致的喘咳;麻黄与熟地、山萸肉、补骨脂等配伍,可用于治疗肺肾两虚的虚喘。8MO康民网
3、利水消肿:麻黄能宣发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常用于治疗风水水肿,症见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等。如越婢加术汤,以麻黄配石膏、白术等,可宣肺利水,治疗风水夹热之证。8MO康民网
4、散寒通滞:麻黄能温散寒邪,通行经络,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阴疽、痰核等病症。如阳和汤中,麻黄与熟地、鹿角胶、肉桂等配伍,可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治疗阴疽。8MO康民网
8MO康民网
二、麻黄的正确食用方法怎么吃好:8MO康民网
1、煎服:一般取 3-10 克麻黄,用清水浸泡后,放入锅中煎煮。通常先煎麻黄,因为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通过先煎可以使其有效成分更好地溶出。例如在治疗风寒感冒的麻黄汤中,就是将麻黄与其他药物如桂枝、杏仁、炙甘草等一起配伍煎服。8MO康民网
2、入丸、散剂:将麻黄加工成粉末状,然后根据病情和配方的需要,与其他药物粉末混合制成丸剂或散剂。这样可以便于服用和保存,且在体内的吸收和作用较为缓慢而持久。8MO康民网
三、麻黄适宜人群有哪些:8MO康民网
1、风寒感冒者:麻黄辛散性温,能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可用于治疗风寒外束、腠理闭拒导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无汗、脉浮紧等外感风寒表实证。8MO康民网
2、胸闷喘咳者:麻黄归肺经,具有宣发肺气、平咳喘的作用,能够治疗因外感风寒、外有寒内有饮、热邪郁闭肺内等导致的咳嗽、喘和哮等疾病,可使肺气宣畅,喘咳症状得以缓解。8MO康民网
3、风水浮肿者:麻黄归膀胱经,可宣发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常用于治疗风邪外袭、肺失宣降导致的风水水肿,症见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等。8MO康民网
4、风寒湿痹者:麻黄能温散寒邪,通行经络,可用于治疗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所致的关节痹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帮助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活动功能。8MO康民网
5、阴疽痰核者:麻黄可通过疏散寒邪,打破机体内的郁结和阻滞,有助于消散阴疽痰核等病症,常与其他温阳化痰、软坚散结药物配伍使用。8MO康民网
四、麻黄哪些人不能吃,副作用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哪些:8MO康民网
(一)以下人群不能吃麻黄:8MO康民网
1、体虚自汗、盗汗者:麻黄发汗之力较强,体虚自汗、盗汗者服用后,会进一步损伤正气,导致出汗更多,加重身体虚弱。8MO康民网
2、肺虚喘咳者:麻黄主要适用于实证喘咳,肺虚喘咳多由肺之气阴不足所致,服用麻黄可能会耗伤肺气,加重病情。8MO康民网
3、高血压患者:麻黄中含有麻黄碱,可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服用后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8MO康民网
4、心脏病患者:麻黄碱能兴奋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脏病患者服用后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律失常等疾病。8MO康民网
5、哺乳期妇女:麻黄的成分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对婴儿产生潜在危害,所以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8MO康民网
(二)使用麻黄还需注意以下副作用、禁忌与事项:8MO康民网
1、副作用: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如失眠、烦躁、头痛等;还可能引起心悸、血压升高等心血管系统反应,以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8MO康民网
2、禁忌:麻黄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呋喃唑酮、丙卡巴肼等)合用,否则可能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也不宜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以免增加心脏毒性。8MO康民网
3、注意事项:使用麻黄时应严格按照医嘱剂量使用,不可过量或长期服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同时,麻黄应妥善保存,避免儿童误服。8MO康民网
总结: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禁忌是什么?以上就是康民网为您关于麻黄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作用,正确食用方法与用量,适用人群、禁忌人群、副作用禁忌与注意事项等相关方面知识。8MO康民网
更多中医养生、家常菜做法、怎么做菜才好吃等相关知识尽在康民网。
8MO康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