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功效与作用和功能主治食用方法副作用危害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7-17 10:32:35   来源:2025-07-17 10:32:35    
字号:
粽子的功效与作用和功能主治食用方法副作用危害是什么?粽子具有很多营养价值与功效作用功能主治,然而针对不同的人群,只有科学正确的食用方法与用量才能达到更好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作用功能主治。同时粽子的禁忌人群、副作用禁忌危害等注意事项方面也需要引起重视。接下来康民网为您详细介绍粽子的营养价值、功效作用功能主治,正确食用方法与用量,适宜人群、禁忌人群、副作用禁忌危害与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aJP康民网
一、粽子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作用功能主治是什么:aJP康民网
(一)营养价值:aJP康民网
1、碳水化合物:粽子以糯米为主料,富含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aJP康民网
2、维生素和矿物质:糯米含有 B 族维生素等,黄米做的粽子铁、镁、钾含量比糯米更高。馅料中的豆类、肉类、蛋黄等提供了维生素 A、维生素 E、钙、铁、锌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aJP康民网
3、蛋白质:肉类、豆类、蛋类等馅料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aJP康民网
4、膳食纤维:部分粽子添加的红豆、绿豆、燕麦等食材富含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粽叶也能提供多酚类物质和钾元素。aJP康民网
(二)功效作用:aJP康民网
1、补中益气:糯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寒、食欲不佳的人食用。aJP康民网
2、健脾养胃:糯米能温暖脾胃,适量食用粽子有助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aJP康民网
3、清热祛湿:粽叶如芦苇叶、竹叶、荷叶等具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清热利湿等功效,与糯米搭配,使粽子具有清热祛湿的作用。aJP康民网
4、养血生津:红枣糯米粽中的大枣具有养血生津的功效,可用于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aJP康民网
5、滋阴补虚:荷香鸭肉粽中的鸭肉味甘性凉,具有滋阴补虚、清热利水消肿的作用,适合夏季食用。aJP康民网
6、利水消肿:赤豆糯米粽中的赤豆具有健脾胃、消热毒、利小便的功效,适合脾虚水肿、小便不利者食用。aJP康民网
aJP康民网
二、粽子适宜人群与禁忌人群有哪些:aJP康民网
(一)适宜人群:aJP康民网
1、一般人群:一般人群皆可适量食用粽子,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aJP康民网
2、肺肾阴虚或久病体虚者:粽子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肺肾阴虚或者久病体虚的人食用后可起到一定的调养作用。aJP康民网
3、多汗、腹泻及尿频者:糯米味甘性温,有收自汗的功效,对于多汗、经常腹泻的人,或者是尿频的老年人有一定益处。aJP康民网
(二)禁忌人群:aJP康民网
1、糖尿病患者:粽子中的糯米升糖指数高,甜粽和部分咸粽含糖量也较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后易导致血糖快速上升,不利于病情控制。aJP康民网
2、胃肠道疾病患者:粽子黏性大,蒸熟后会释放出胶性物质,增加消化酶负荷,且糯米性温滞气,含有的植物纤维既多又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易引发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aJP康民网
3、心血管疾病患者:肉粽、蛋黄粽等脂肪、胆固醇或盐分含量较高,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后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aJP康民网
4、老人和儿童:老年人肠胃功能衰退,儿童肠胃发育尚未完善,粽子的黏性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甚至造成吞咽梗阻,需少量食用,且在家人看护下进食。aJP康民网
5、过敏体质者:对糯米、豆类、肉类等粽子配料过敏的人要避免食用,以免出现皮疹、呕吐等过敏反应。aJP康民网
6、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这类患者不宜吃肉粽、蛋黄粽等过于油腻以及脂肪、蛋白质过高的粽子,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诱发疾病发作。aJP康民网
7、高尿酸人群:一些粽子内包有鱿鱼、干贝、鲍鱼等海鲜以及香菇等高嘌呤食物,高尿酸人群食用后可能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aJP康民网
三、粽子的正确食用方法怎么吃好:aJP康民网
1、选择合适的时间:建议在早餐或午餐时段食用粽子,此时人体胃肠功能相对较强,消化能力较好,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粽子中的营养成分。应尽量避免在晚餐或睡前吃粽子,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影响睡眠质量。aJP康民网
2、控制食用量:粽子热量较高且不易消化,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用 2 至 3 个中等大小的粽子较为适宜,老人、儿童和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一天吃 1 个小粽子即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食用量,一般建议每次食用不超过 50 克。aJP康民网
3、注意食用方式:粽子一定要趁热吃,因为糯米中的支链淀粉在加热状态下结构比较松散,容易被消化酶分解,而冷却后会重新排列,黏性和韧性增加,消化难度也随之增大。食用时要充分咀嚼,使其与唾液中的消化酶充分混合,有助于初步消化,减轻胃肠负担。aJP康民网
4、合理搭配食物:可以搭配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西兰花、菠菜、苹果、橙子等,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缓解粽子带来的肠胃负担。还可以搭配一些蛋白质类食物,如鸡蛋、牛奶、豆浆等,使营养更加均衡。此外,吃粽子时尽量少蘸糖,对于油腻馅料的粽子,如蛋黄粽、鲜肉粽等,要控制食用量,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aJP康民网
四、粽子危害副作用与注意事项有哪些:aJP康民网
(一)危害与副作用aJP康民网
1、消化不良: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黏性大且不易消化,过量食用会增加肠胃负担,导致胃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aJP康民网
2、血糖升高:许多粽子馅料如豆沙、蜜枣等含糖量较高,糯米本身的升糖指数也较高,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控制不佳者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血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aJP康民网
3、心血管负担加重:肉粽、蛋黄粽等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胆固醇,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过多,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aJP康民网
4、诱发胰腺炎:高脂肪、高胆固醇的粽子会使胰腺分泌大量胰液来消化,若超出胰腺承受能力,可能引发胰腺炎,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aJP康民网
5、过敏反应:部分人可能对粽子中的某些成分如糯米、肉类、海鲜等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aJP康民网
6、食物中毒:端午节期间气温较高,粽子若保存不当,容易滋生细菌而变质。食用被污染的粽子,可能会引发呕吐、腹泻、发热等食物中毒症状。aJP康民网
(二)注意事项aJP康民网
1、控制食用量:成年人建议一次吃 1 到 2 个小型粽子(50 克左右),如果是馅料丰富、个头较大的肉粽、蛋黄粽,更要减少食用量。老年人和儿童肠胃功能较弱,应少量食用。aJP康民网
2、选择合适馅料:肠胃功能较弱者尽量选择低糖、低脂的粽子,如白粽、豆粽等。糖尿病患者可选无糖粽子,高血压患者要选择低盐粽子。aJP康民网
3、注意食用时间:粽子不易消化,临睡前不宜食用,以免引起积滞和胃肠不适。也不建议将粽子当早餐,因其营养不均衡,且不易消化,会影响正常消化和胃部健康。aJP康民网
4、合理搭配食物:吃粽子时可搭配一些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消化,还可搭配茶水,有助于吞咽和消化。同时,避免搭配高糖饮料、油炸食品,以免加重肠胃负担。aJP康民网
5、确保食品安全:新鲜粽子买回家后最好当天食用,否则要及时放进冰箱冷藏或冷冻。冷藏不超过 3 天,冷冻不超过 7 天,再吃时要重新蒸透,且最好不要反复冰冻。购买粽子时要注意查看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漏气或涨袋现象,以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aJP康民网
总结:粽子的功效与作用和功能主治食用方法副作用危害是什么?以上就是康民网为您关于粽子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作用功能主治,正确食用方法与用量,适用人群、禁忌人群、副作用禁忌危害与注意事项等相关方面知识。aJP康民网
 aJP康民网
更多中医养生、家常菜做法、怎么做菜才好吃等相关知识尽在康民网。
aJP康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