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怎么调理改善?
发布时间:2025-06-16 13:10:33 来源:2025-06-16 13:10:33
小 中 大
字号:
高血糖怎么调理改善?高血糖是什么原因引起造成的?高血糖有哪些症状表现?高血糖有什么危害?高血糖平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AAz康民网
一、高血糖怎么调理改善:AAz康民网
(一)饮食调整AAz康民网
1、控制热量摄入:根据体重、年龄、身高、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热量,一般而言,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 25 - 30 千卡热量。AAz康民网
2、均衡营养搭配:采用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主食选择全谷物、杂豆类、薯类等,如糙米、燕麦、红豆、红薯等,减少白米、白面等精制谷物的摄入。多吃蔬菜,保证每天摄入 500 克左右,绿叶蔬菜应占一半以上。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禽类、豆类、蛋类、奶制品等。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亚麻籽油、鱼油等,减少动物油、人造奶油等高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AAz康民网
3、规律进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可将每日三餐分为五到六餐,两餐之间间隔合理,避免睡前进食。AAz康民网
(二)运动锻炼AAz康民网
1、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有氧操等。可以将其分配到每周的 3 - 5 天进行,每次 30 - 60 分钟。AAz康民网
2、力量训练:每周进行 2 - 3 次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可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和胰岛素敏感性。力量训练可与有氧运动相结合,如在有氧运动前进行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或者在不同的日子分别安排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AAz康民网
3、注意事项:运动前后要注意监测血糖,避免在血糖过高(大于 16.7mmol/L)或过低(小于 3.9mmol/L)时运动。运动时随身携带一些含糖食品,如糖果、饼干等,以备出现低血糖时食用。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服,选择安全的运动场地。AAz康民网
(三)生活方式AAz康民网
1、规律作息:每天保证 7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晚上尽量在 11 点前入睡,早上 7 点左右起床,保持生物钟的稳定,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激素水平和代谢功能,利于血糖控制。AAz康民网
2、戒烟限酒: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加重胰岛素抵抗,影响血糖控制,应尽量戒烟。限制饮酒,避免饮用高糖的酒类饮品,如甜酒、鸡尾酒等。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25 克,女性不超过 15 克。AAz康民网
3、减轻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血糖波动,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听音乐、旅游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身心。AAz康民网
(四)药物治疗AAz康民网
1、合理用药:如果通过饮食调整和运动无法有效控制血糖,需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降糖药物。1 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可根据病情选用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DPP - 4 抑制剂、SGLT - 2 抑制剂等,或联合胰岛素治疗。AAz康民网
2、定期复诊: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定期到医院复诊,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AAz康民网
(五)血糖监测AAz康民网
1、自我监测: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可使用血糖仪在家中自行测量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睡前血糖等。了解血糖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AAz康民网
2、定期检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全面的血糖检查,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试验等,还需检查血压、血脂、肾功能、眼底等,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的并发症,尽早进行干预治疗。AAz康民网
二、高血糖是什么原因引起造成的:AAz康民网
(一)疾病因素AAz康民网
1、糖尿病:1 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攻击胰腺 β 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使得血糖水平持续升高。2 型糖尿病则通常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出现胰岛素抵抗,同时可能伴有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进而引起血糖升高。AAz康民网
2、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加速肠壁血流,使食物中糖的吸收增加,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库欣综合征患者体内皮质醇水平过高,长期高水平皮质醇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升高。AAz康民网
3、胰腺疾病:胰腺炎、胰腺癌等疾病会影响胰腺的正常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胰岛素作用障碍,从而使血糖升高。AAz康民网
4、其他疾病:如胰高血糖素瘤,可分泌过量胰高血糖素,导致血糖升高。此外,还有一些罕见病也可能影响糖代谢,引起高血糖。AAz康民网
(二)生活方式因素AAz康民网
1、饮食不当:长期过量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会使血糖短期内迅速升高,同时增加胰岛素分泌负担,长期如此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引发血糖升高。AAz康民网
2、缺乏运动:长期不运动,身体代谢率下降,糖分消耗减少,且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影响葡萄糖的利用效率,容易使血糖升高。AAz康民网
3、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影响激素分泌,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皮质醇等应激激素分泌增加,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上升。长期压力过大、情绪波动也会引起激素分泌紊乱,进而影响血糖水平。AAz康民网
(三)药物因素AAz康民网
某些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抗精神病药物、利尿剂等,可能会影响身体对葡萄糖的处理能力,导致血糖升高。例如,糖皮质激素会促进糖原异生,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使血糖升高。AAz康民网
(四)其他因素AAz康民网
1、应激状态:严重的身体或心理压力会引起应激反应,体内释放更多的应激激素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这些激素可以促使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增加,抬高血糖水平。如手术、创伤、感染、急性心肌梗死等应激情况,均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导致血糖升高。AAz康民网
2、激素变化:女性在月经周期的某些阶段,或是怀孕期间,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如怀孕期间,胎盘会分泌一些激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这些激素会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使孕妇血糖升高。AAz康民网
3、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新陈代谢率下降,胰岛素的分泌或利用效率也可能下降,这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升高。AAz康民网
三、高血糖有哪些症状表现:AAz康民网
1、多饮:血糖升高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口渴中枢,产生口干口渴的感觉,促使患者大量饮水来缓解。AAz康民网
2、多尿:血糖升高会导致尿糖升高,肾脏为排出多余的糖分,会增加排尿量,患者会出现尿频、尿量增多的现象,夜间排尿次数也可能增加。AAz康民网
3、多食:因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被转化为能量,身体能量供应不足,患者常感到饥饿,进食量增加。AAz康民网
4、消瘦:体内葡萄糖不能被有效利用,身体会分解蛋白质和脂肪来提供能量,导致体重下降。AAz康民网
5、乏力:胰岛素缺乏和能量物质利用障碍,使得身体各组织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供应,患者容易感到疲倦、乏力。AAz康民网
6、视力模糊:血糖升高引起眼内液体成分改变,造成折射率变化,或导致晶状体膨胀、收缩,影响视力,使患者视物模糊。AAz康民网
7、容易感染:高糖环境有利于病菌繁殖,且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可能受影响,容易发生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伤口愈合也较为缓慢。AAz康民网
8、皮肤问题:可能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还可能引发疖、痈等皮肤炎症。AAz康民网
9、酮症酸中毒症状:在病情严重时出现,身体分解脂肪产生酮体,酮体积累导致酸中毒,患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急促、口臭、极度疲劳等表现,严重时可致昏迷。AAz康民网
四、高血糖平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AAz康民网
(一)饮食控制:AAz康民网
1、控制碳水摄入:减少精细米面制品如白米饭、白面包的摄入,主食量约为每天 5 - 6 两(原材料分量)。AAz康民网
2、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物、杂豆类、薯类等粗粮摄入,如在米饭中加入燕麦、玉米等,选择全麦面包、玉米粒粥等。AAz康民网
3、控制脂肪摄入:减少动物油、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取,烹饪时尽量用植物油。AAz康民网
4、适量蛋白质摄入:可选择鸡蛋、牛奶、豆制品、鱼等优质蛋白质食物,但合并糖尿病肾病时需遵医嘱控制量。AAz康民网
5、减少盐摄入:每天食盐摄入量控制在 5g 以内,避免咸菜、加工肉制品等高盐食物。AAz康民网
6、合理安排餐次:少食多餐,除三餐外可适当有 2 - 3 次加餐,加餐可选牛奶、原味坚果、新鲜水果等,避免饼干、糖果等。AAz康民网
(二)运动锻炼:AAz康民网
1、保证运动时长与频率: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等,可分散在 3 - 5 天进行。AAz康民网
2、选择适宜运动时间:餐后 1 - 2 小时运动为宜,避免空腹运动。AAz康民网
3、注意运动安全: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后做好拉伸;穿着舒适运动鞋服;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饼干,以备低血糖时食用。AAz康民网
(三)药物治疗:AAz康民网
1、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建议使用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AAz康民网
2、关注药物副作用:了解所用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使用胰岛素可能导致低血糖、注射部位脂肪萎缩等,出现不适及时就医。AAz康民网
(四)血糖监测:AAz康民网
1、定期测量: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睡前血糖等,可在家使用血糖仪自行测量,也需定期到医院进行全面血糖检查,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等。AAz康民网
2、做好记录:记录血糖值,便于观察血糖变化趋势,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AAz康民网
(五)生活习惯:AAz康民网
1、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重血管损伤,饮酒会导致血糖波动,应戒烟,限制饮酒,避免饮用高糖酒类饮品。AAz康民网
2、规律作息:每天保证 7 - 8 小时睡眠,避免熬夜,保持生物钟稳定。AAz康民网
3、减轻压力: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导致血糖波动。AAz康民网
(六)并发症监测:AAz康民网
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肾功能、眼底、足部等,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尽早干预治疗。AAz康民网
2、关注身体变化:留意身体有无异常症状,如出现视力模糊、下肢麻木、疼痛、水肿、蛋白尿等,及时就医。AAz康民网
(七)心理调节:AAz康民网
1、保持良好心态:高血糖的治疗和管理是长期过程,要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AAz康民网
2、寻求支持:可与家人、朋友或其他糖尿病患者交流,获取情感支持和经验分享。AAz康民网
总结:高血糖怎么调理改善?高血糖是什么原因引起造成的?高血糖有哪些症状表现?高血糖有什么危害?高血糖平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以上就是详细介绍。AAz康民网
AAz康民网
温馨提示:本网站内容只是科普知识,仅供参考。相关内容不能代替专业医疗建议,严重疾病患者请遵医嘱。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AAz康民网